怎麼知道自己的理想型?認識自己的需求,量身定制自己的擇偶條件清單!

問自己喜歡怎樣的人,可能只想得到「善良、有趣、上進」一些抽象的形容詞或者「愛我就好」這種標準,但真正交往相處時就會發現「適合自己的人不僅只需要這樣」。

你需要的是一份清楚的擇偶條件清單,就像去拜月老依樣,你需要足夠自己才有能力鉅細彌遺的說明、釐清什麼人適合你以及什麼人該閃遠一點!

為什麼需要擇偶條件?交往重視什麼?你必須比任何人都要了解自己的理想型

伴侶是人一輩子一次,可以為自己選家人的機會。

所以不是挑剃、要求多,而是你需要為自己負責、找方向。很多人交往卡關,不是因為遇不到好人,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。

你如果不先想清楚,進入關係後才發現三觀不合、生活習慣對不起來,就會覺得自己「眼光很差」或者怎麼相處怎麼奇怪,永遠都在磨合!經常不是因為他不好,而是你沒準備好。

擇偶標準是什麼?認識擇偶條件金字塔 — 分層次思考你的伴侶需求

底層:現實條件(具體列出你不能接受的低標)

這是最基本的進入門檻。

  • 年齡、身高範圍你能接受到哪?
  • 學歷、工作、收入有沒有限制?
  • 遠距離可以嗎?居住地、生活圈是否能配合?

中層:價值觀與人格特質

這是交往能不能久的關鍵。

  • 他怎麼看待感情?忠誠、開放、還是自由派?
  • 理財習慣會不會很不同?會存錢還是月光族?
  • 吵架能不能溝通?會冷戰還是能理性談?

頂層:相處模式與生活習慣

你們每天相處的樣子,是舒服還是疲憊?

  • 作息相反,一個早睡一個夜貓,長久嗎?
  • 對朋友、家人的態度一樣嗎?
  • 喜歡旅行還是在家耍廢?週末行程有共識嗎?

怎麼知道自己的理想型?量身定制自己的擇偶條件清單

1. 先搞懂自己是怎樣的人

感情對於你是什麼?你容易焦慮嗎?重視陪伴嗎?你是自由派,還是穩定至上?首先搞懂自己的個性,需要怎樣的人互補,才能知道哪種人真的適合自己,而不是只憑「好感」與「直覺」就把自己豁出去。

通常還不夠了解自己的人就輕易開啟一段關係,就容易受傷和失望。

認識愛情三觀,從自身角度出發了解愛情對你的影響:三觀是哪三觀?愛情三觀是什麼:定義、價值和規劃

 

2. 分出「必要條件」和「加分條件」

必要條件是不能妥協的:例如穩定工作、不抽菸、願不願意結婚。而加分條件是有更好,但非必要:例如愛運動、會煮飯、幽默風趣。

搞清楚這兩層,不容易因為一時好感就動搖原則,清楚自己的底線才能在彈性的空間給彼此更多機會,而在對方觸碰底線時也能果斷下決定。

 

3. 反向篩選:「我絕對不能接受什麼?」

這一步非常重要。

具體列出你不能忍受的點,例如媽寶、情緒經常不穩定、長期失業(沒有穩定經濟來源)、沒責任感……這些踩到底線的,無論其他再好都不適合你。

了解自己的個性,清楚自己想要的未來,避開與自己平行世界的伴侶非常重要。

 

4. 描繪「理想伴侶生活藍圖」想像你期待的伴侶生活

上述的項目整理完之後可以花時間想像你們在一起的樣子:

  • 假日一起幹嘛?
  • 能不能一起旅行?
  • 他懂你的情緒嗎?還是覺得你太敏感?
  • 遇到問題如何一起解決?
  • 彼此難過時如何陪伴?

適合的人都能合理的出現在畫面裡,不僅是「條件對」也是「生活合」。

相遇不是靠運氣,是靠準備好自己

與其盲目期待,不如先把條件列好、方向想清楚。真正適合你的人,是讓你感到自在、安心、被尊重。而不是讓你懷疑自己、委屈求全。

現在就靜下來寫寫看你的擇偶清單,也許下一個對的人,就在那張紙後面等你。

找不到理想型,是你條件太高嗎?

很多人會懷疑:「是不是我要求太多?」

但其實不是你錯,是你找人的方式錯了。你可能一直用交友軟體滑到手軟,但永遠遇不到真的聊得來的人。大海撈針真的困難,更別說其中還混了不少「不是真心要交友的人選」

沒有事先篩選、沒人把關,只能靠運氣和大把的時間過濾!

找對方式,比設好條件更重要

在樂交友,我們幫你找符合標準的人。

  • 有人幫你把關外貌與資料
  • 有顧問陪你聊過一輪,才幫你挑對象
  • 每一次約會,都是為了認識更適合你的人

擇偶條件寫完後,顧問也會根據你的條件、現實情況,分析你的擇偶條件是不是合理!

Together樂交友與你一起成長💖

全台最真實的一對一實體交友平台!留下你的資訊,立即預約免費諮詢!